打通氯平衡出口 服务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本站原创 0 2024-10-10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聚乙烯的树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有机氯产品之一,耗氯量约占全国氯气总产量的40%,是调节氯碱平衡的主要产品。 青海盐湖行业电解金属镁技术每生产1吨镁副产约3吨氯气,而PVC对于盐湖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使其成为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不可或缺的一环。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PVC产品,对于PVC行业发展,以及进一步促进青海省盐湖产业链延伸,盐湖氯平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盐湖资源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的高校,2020年,天津大学教授陈宇担任天津大学与青海民族大学化培博士生导师,经过对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充分调研,确定联培博士研究生课题要立足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氯平衡产品PVC性能的提升。 三年来,陈宇接收青海民族大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近10人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基于盐湖氯平衡产业本、硕、博人才特有培养模式,为青海民族大学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陈宇与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共同组建了盐湖PVC智能调控团队。 2022年,双方的合作结出了新的硕果。盐湖PVC智能调控团队入选青海省第三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陈宇被青海民族大学聘任为团队负责人。团队旨在立足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耗氯产品PVC,通过高分子绿色增塑剂的设计、合成提高PVC的性能等提高PVC的附加值,同时帮助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提高人才培养、教学指导、科研攻关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申报化学博士点提供有力支持。 团队成立以来,陈宇从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师资队伍培养等各个环节入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让团队内青海民族大学的教师学生们得以依靠优质的教学资源,了解化工化学特别是盐湖产业方面的前沿科技,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大家受益匪浅。 通过不懈努力,团队获批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1项、获批天津大学与青海民族大合基金项目1项、获批天津大学与青海民族大学盐湖专项项目2项,目前正在申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2项。团队青年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了3篇SCI一区高水学术论文;联合申报《软质聚氯乙烯及用于软质聚氯乙烯的星状嵌段大分子绿色增塑剂》等专利3件;指导团队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第二届青海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获三等奖。同时,双方开展紧密合作,联合培养6名博士研究生,为团队科研和青海民族大学相关专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盐湖PVC智能调控团队将通过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深入合作,依托天津大学理学院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青海民族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齐心协力为我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广育英才,以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服务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上一篇:我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下一篇:打造三个高地 走在前列丨挑灯夜战忙施工
相关文章